標題:[比較教育](功能論取向)第4週_課程議題研討學習記要與心得
**新學期新開始~~也是整理課堂筆記與心得的開始~~!**
今日討論的[比較教育]議題分別是──
一、請依結構功能論觀點,分析我國社會安親班、學校課後輔導班興起的原因,以及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二、請說明你所了解的現代化理論,以及對此一理論的評論。
**正文開始**
一、請依結構功能論觀點,分析我國社會安親班、學校課後輔導班興起的原因,以及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結構功能論」視社會為一整體,內部各司其職相互穩固的合作與發展。
「安親課輔班」是一種因應雙薪家庭社會變遷下與家長對孩子課業壓力兩者相互加乘而逐漸完善形成的文教行業概稱。
剛開始我對於安親班和課輔班產業的理解,多停留在「將家長職責外包」的譴責層面。直到我從社會學及商業角度逐漸理解,將其視為種社會變遷後的產業鏈。
從結構功能論觀點來說,安親班、學校課後輔導班興起的原因是為了社會安定。
相信未來受到少子化還有女權運動興起等影響,雙薪家庭佔比會越來越多,孩子為了長大後的競爭力,也需要從小面對長時間的課後輔導及才藝學習等。
課輔班興起後對家庭面的啟示是,人們對家庭職責和意義理解的改變。
現代人期待親密關係中依然可以保有自己的部分獨立性,對於在孩子或伴侶身上預期付出的情感和時間成本有所保留。
課後班一定程度幫助了人們短暫從名為家長的沉重負擔和身分中獨立出來,同時此種短暫的身分喘息也廣泛地為現代人所接受。
對社會面的啟示是,人們逐漸將教育或是文教視為可商業化和專業化的一部份。
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家庭可能因為自身侷限性或家族特性而使孩子在生活視野面可能的偏差,但孩子長時間由非親屬陪伴也有可能造成其他衍伸疑慮。
二、請說明你所了解的現代化理論,以及對此一理論的評論。
「現代化理論認為,工業化影響社會變遷甚巨,因為工業化之後,社會開始累積財富,經濟發展之後中產階級興起與國民教育程度提高,進而促進民主化。」
我覺得人類工業化和用科技輔助生產更多糧食後,生活型態和社會思想變遷確實很多。
而這樣的觀點重點本身是將經濟、現代化和民主化三者之間的連鎖作用和相互關聯綑綁在一起。
雖然我覺得民主化未必就是現代化的象徵(民主制度仍有其不足和缺點多面性,但仍是目前相對以民為本的制度解答),但不可否認的我認為任何思想和生活型態的變遷,是和經濟型態與科技發展等脫不了關係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