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分類:現代教育思潮 (5)
- Jun 16 Thu 2022 11:19
「另類教育」「數位時代教育」「民國百年來的教育思潮演變」部分個人小心得[現代教育思潮05]

- May 10 Tue 2022 20:56
存在主義之讀物《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閱讀心得
標題:存在主義之讀物《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閱讀心得
最近看課外書的時間少了,寫的閱讀心得也少了~總而言之,十分慚愧,所以看看最近能不能衝一波閱讀心得筆記吧~!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我在[現代教育思潮課程]認識"存在主義"之後,快速去找來看的書:《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
(但由於太久沒寫了,所以這篇閱讀心得非常非常短~~)
關於博客來網頁上寫的"本書適讀年齡0-99歲",我有點存疑哈哈哈🤣請容許我存疑, 因為我的個性和人生信條就是,大部分的東西,我不經由懷疑的過程,就不會去相信~~
總之我對於"還不會識字"的小朋友就能"讀懂"這本書存疑XD
- May 05 Thu 2022 17:14
初識「精粹主義」、「精神科學」和「存在主義」個人小心得[現代教育思潮03]
標題:初識「精粹主義」、「精神科學」和「存在主義」個人小心得[現代教育思潮03]
1.精粹主義:
感覺精粹主義是基於當時代(上時代)學生中心和兒童中心教育思想的反思。
看起來似乎精粹主義對教師的要求比很多其他主義要都高,或許在了解精粹主義以後,一些準備要成為老師的人會因此被嚇跑離教育領域(嗯?)。
不過我想一位想要盡力成為良善的國小老師的師資生,是會先這樣如此期望、要求自己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教室主心骨的。
但我又覺得精粹主義對教師的要求,是來自於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思想的不信任,還有主張需要強硬地在教育環境中確定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控制、主導與集權地位。
- Apr 06 Wed 2022 15:08
「進步教育時期」心得三部曲:兒童中心、科學中心及實用主義[現代教育思潮02]
標題:「進步教育時期」心得三部曲:兒童中心、科學中心及實用主義[現代教育思潮02]
**本文源自教育系選修[現代教育思潮]課程作業**
- Mar 16 Wed 2022 20:38
讀「人文主義教育思潮」及「自然主義教育思潮」有感[現代教育思潮01]
標題:讀「人文主義教育思潮」及「自然主義教育思潮」有感[現代教育思潮01]
**本文源自教育系選修[現代教育思潮]課程作業**
*人文主義教育思潮:
我覺得人文主義是人類文明逐漸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後,對人類其中一種理想中狀態的想像與要求。像是重視人的尊嚴、相信人性是有發展潛力的、強調人的自由性等等,是開始思考──我們可以藉由哪些方面一定程度的教育去塑造出我們比較理想狀態中的公民?也因此人文教育重視完美人格的教育、人文知識的薰陶,並將教育的顯性功能視為社會文化生命的延續、自我潛能的開展等等。
而在教學的內容當中,最重要之一就是尚古的概念及內涵,我想這是人文主義當中比較會被提出討論的。我們知道古代的一切對現代不一定是實用的,古代的知識也不一定會比現代的精確,古代典籍的主張也不一定適用於現代,而在教學上,選用古代的內容教材,也會有其教學及自身學習的時間長度或困難。
至於人文主義的教學方式當中,模仿、親身經驗、嚴禁體罰和興趣原則的概念基本上使我在第一次閱讀時十分震驚。原來西方從這麼早的年代開始,即有興趣及禁體罰的概念,或許這便顯示了中西方思維的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