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標題時我真的好糾結XD最後還是這樣定了──推薦7本暑假幫助青少年認知不同視野、職業、時代世界觀的書籍

我心中的青少年是指13-18歲或到20歲左右的同學們,本文對各書籍推薦指數排名不分先後,並且我會適時的在書籍旁邊標列我覺得的"閱讀適合年齡"。

之所以會推薦這些書,是因為這些書我大部分在13-15歲或是18-20歲左右都看過,並且當時覺得書籍內容很有趣或獲益良多~今天我就要將這些書裝箱後送給我15歲的表弟讀了😆希望他會喜歡,也希望這些書可以使他帶來最大的收穫~!

這7本可以說是完全不同領域/主題,所以大家可選自己喜歡的來看就好,不需要每一本都照單全收🤔

建議這些書在暑假閱讀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以老師/家長的角度來說,平時孩子上課時間可以一起配合著閱讀的讀物,應該要是可以和課業內容比較相輔相成的,如此見效和幫助才會比較大。閱讀也是可以對課業有幫助和立即產生成就感的活動,我很希望透過"閱讀"這項活動也可以幫助孩子/青少年們建立學習上的自信!

那麼以下書籍推薦就開始囉~!

推薦7本暑假幫助青少年認知不同視野、職業、時代世界觀的非小說非虛構類書.jpg

1. 《29張當票》系列

*閱讀年齡:13-15歲以上

我14歲時看過《29張當票》系列的第一本,當時非常喜歡,書中分享的都是真摯動人的短篇真實故事,後來幾個月前我將書拿給15歲的表弟閱讀,他也表示很喜歡。

《29張當票》系列總共有4本,我覺得第1和2本是比較適合青少年閱讀的。《29張當票》第一本更像是奇聞軼事大集合,且每一篇幅短小,內容老少咸宜;第二本有歷史厚重感,多為長篇的時代故事,有小說感,易吸收閱讀。

推薦大家如果對當鋪行業感到好奇,或是對古董(瓷器字畫等)有情懷者,又或是想對台灣民國60-70年代的小老百姓生活有更多了解的人,都可以先去看第一本《29張當票》。該書出版於2012年,圖書館或是二手書市場目前都還看的到!

*《29張當票》系列都在講些什麼呢?

作者秦嗣林,民國四十七年生於基隆,十七歲家中遭逢變故,便選擇踏入當鋪行業從學徒做起,此行業一待就近四十年。

期間他看著許多人在當鋪來來去去,走進當鋪裡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所求或難言之隱,使每張當票背後都有一段淵源故事,他也因此見證了許多平凡及不平凡的人生。幾十年後,他將這些故事細細回想,思考這些故事對自身的意義,並集結成冊、出版成書。

(此系列第一本書會叫做《29張當票》,是因為書中總共集結了29個短篇故事,後續幾本續集雖都同樣掛著《29張當票》的名號,但並不都是29篇。)

 

2. 《第九位賢者》

*閱讀年齡:15-19歲以上

這是一本我國中時期還看不懂的書,但到了大學來看這本書,收穫卻有點不如預期。因此我推論這本書最合適的閱讀年齡應為15-19歲的青少年時期。

《第九位賢者》故事講述一位青少年賽德在14歲生日後得到祖父給予的「賢者之書」和「賢者拼圖」,因而踏上了在世界各地旅行和冒險的"和賢者學習"之旅。作者用很簡單的故事架構作為引子,而非帶有說教意味的,用小說形式帶著青少年讀者跟著主角賽德一起冒險,引導並講述關於人生中有關"行動、可能性、自尊與他尊心、目標、現在、投資、幸福、語言"等人生課題可以更順心的態度和秘訣。

*關於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作者說,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強烈希望,能讓以高中生為主的年輕人,過著有自我風格的美好人生。(p. 237)這便是《第九位賢者》和《賢者之書》誕生的故事~

「我們對於遇見的所有人,都要給他們勇氣,讓他們勇於朝自己的夢想採取具體行動。........。看完這個故事,如果可以讓更多年輕人不懼失敗、開始朝自己的夢想(不,是願景)採取具體行動,那就是我最大的喜悅。」(p.238)

 

3. 《吳寶春的味覺悸動》

*閱讀年齡:13-15歲以上

對各類麵包、西式糕點和台灣民間小吃有興趣,想了解如何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味覺/感受,還有想了解廚師/麵包師怎麼評鑑、看待各種食物的同學們,又或者是想知道各種麵包由來/製作時的小故事的同學們,都歡迎去看這本書喔~!

《吳寶春的味覺悸動》一書每篇篇幅短小再配上可口的精美插圖,收錄的食物味覺紀錄除了麵包類的以外,也很多元。書中提及的麵包大小事,也能間接讓孩子看看自己是否喜歡/適合食品或是烘焙類的科系。

 

4. 《那年,我在海上行醫》

*閱讀年齡:15-18歲以上

作者於1986年生於彰化書中內容是一位醫學系剛畢業的學生在海軍中行醫的故事(台灣的生理男性目前普遍仍需服義務兵役),閱讀這本書可以直接看到作者對於海軍和醫生這兩項職業的相關體驗與心得。

同樣是描述軍旅生涯的故事,我認為這本書算是比較清流的原因是,書中多描述作者自己與軍中長官共事時的偏正向回憶,當作者有遇到挫折和負面遭遇時,也都能適時盡量找到原因,想著如何彌補、協調和自省,因而有更多心得體悟。

以前看到有關軍中描述的書籍,大多會描述些比較可怖或會產生心理陰影的遭遇...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是可以安全給開始有點好奇、憧憬軍旅生涯和行醫生涯的青少年們先行閱讀的,推薦給大家~!

 

5.《小國也可以偉大》

*閱讀年齡:17-19歲以上

這本書算是比較女性視角(相對而言啦),作者楊佳恬十幾歲去到奧地利讀書,後來又在奧地利結婚,逐漸成為「擁有台灣背景的新奧地利之女」,本書便是以這樣的作者背景和視角寫成的。

作者在書中不僅觀察和記錄自己在奧地利遇到的許多特色民情,向讀者們詳細說明奧地利許多價值觀、生活方式與信念如何形成(牽涉到地理、歷史背景等),並將這些與台灣社會作借鏡和討論。書中沒有營造對立、沒有優劣比較,書中有對台灣人來說滿滿的奇觀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或許更值得思考的觀念與生活方式。

因書中牽涉到的部分歷史、教育和政治議題比較"現實",所以我將本書的閱讀年齡訂為17-19歲(稍微調高一點),希望這個年齡的同學們在閱讀時可以引起最大的思考與收穫😊

 

6. 《一整年不用錢》

*閱讀年齡:13-15歲以上

你也一輩子跑向金錢,同時也一輩子被金錢追著跑嗎?這本書提供了另外一項選擇,在青少年讀者們看來,這本書就是場"對金融體系(對錢錢)叛逆的倔強大冒險"XD

有時候我會覺得,虛構的大冒險充滿想像,但那有什麼好玩呢?不如來場生命中、現實中真正的大冒險吧!

也因此我將這本書的閱讀年齡定的比較低,期望青少年會喜歡這本書~但是請家長好好叮嚀孩子們,不需要讓模仿孩子《一整年不用錢》裡寫的"免費"或"省錢"秘訣,有些孩子模仿或是自行操作會有危險😅

於更愛地球和減少不必要石油耗損的選擇,本書作者盡量在生活中執行《一整年不用錢》的生活,不用錢意味著出門搭便車、徒步或騎腳踏車(無須交通費)、用勞力或物品換去糧食且自己種菜、採野菜(無須伙食費),手動生電又自行過濾飲用水(無須水電費)、接收一台快要報廢的露營車(無需付房租)、去翻就回收桶的半廢棄紙張和用野生香菇自製筆墨(無須紙筆費用)等等,許多事情都達到極簡又環保

成功堅持一年後,以下是他在書中寫下的自我省思──「我們現在正處於歷史的關鍵上。我們不能有快速的汽車、只有信用卡大小的電腦,和其他現代的各種便利商品,同時又擁有乾淨的空氣、茂密的雨林、新鮮的飲水,和穩定的氣候。

這一世代的人可以有這一種或那一種選擇,但不可能兩者兼得。人類必須做出選擇,兩者都有機會成本,是要選擇新的器具裝置,抑或大自然?一旦選錯了,下一世代就會兩者盡失。」(p. 279)

 

7. 《這些人,那些事》

*閱讀年齡:16-19歲以上

這本書我在14歲時看過一遍,當時只能跳著翻閱,因為有些無法體會...後來我又在18歲左右再次翻閱,這次看懂了更多東西。對於身為青少年的我來說,書中描述的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故事,特別是在艱困環境下但仍有純粹的親情與關愛,是特別讓我至今都印象深刻了~!但...當然書中也有一些比較"現實"、"對生活無能為力"和"時代悲劇"的狀況,所以我就將閱讀年齡定高一點點🤔

看過這本書能幫助新一代的孩子們對社會上不同環境、不同時空但是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有更廣的視野、了解和想像。我覺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契機可以學會觀看不同視野的東西,或是更進一步培養同理心,都是非常可貴的~!

 

以上七本書推薦給大家,推薦給13-18歲或到20歲左右的青少年同學們,希望大家都能在找到可以在閒暇時刻陪伴自己的那本書😊

8. 《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

*閱讀年齡:11-13歲以上

喜歡動物的孩子們千萬不要錯過這系列小說喔~!這是我在國小5-6年級時,最喜歡的動物系列小說~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我們下次見~掰掰~~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若是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其他好友,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文章↓↓
 
 
 
arrow
arrow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