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德國「中學分流」教育體制下,一位老師對他學生們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及關心《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觀影心得(SDGs第4項目標_紀錄片推薦)編號06

關於討論教育的紀錄片有很多,或許是因為教育領域總是鼓勵我們產生改變和嘗試不一樣的思想或行動,以及為自己、為社會、為學生負責。

再來是因為……不管在哪一個時代,教師都是知識和思想的傳達者與輸出者。我們的表達能力極好,既有發聲的平台管道,也有社會給予的一種無形中的期望和認同。

我想了很久很久,身為教育學系的學生,我應該要帶給所有對教育領域概念較為模糊的讀者們怎麼樣的紀錄片?最後我選定了這部《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紀錄片在講什麼?

今天這部紀錄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的語言並不是英文(這對東亞文化圈的觀影者們而言,實屬特別),討論的是德國的「中學分流」教育對德國孩子未來及人生的影響,以及一群特別的孩子,還有一位內心仁慈而強大的師長。

我們一般印象中會認為,德國的技職教育體系十分務實,制度之完善享譽全球。在德國受教育的孩子們,在大約10-12歲開始(進入中學之前),就須面對依體制內的學業成績及綜合能力潛力受到分配與劃分,進入以培養不同目標導向人才的中學。

這些中學分別是「文理中學」(重視學術及理論素質培養的學校)、「實科中學」(未來可能往學術,也可能往技職方向發展之學生就讀學校)、「主體中學」(培養實作及勞動技術技能的學校)。

但……對於活生生於體制下求學的學生們來說,這樣的制度到底是讓他們"天賦自由",還是反而是框架呢?

而教育除了學生的成績和綜合能力之外,老師還可以在學校的體制內課堂中帶給每一位學生,什麼不一樣的體驗的和感受?邀請您去觀賞這部教育類別紀錄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

*為什麼推薦紀錄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並覺得值得去觀賞原片?

現行臺灣教育大環境主流教育思潮是「學生本位」和「兒童中心主義」,如果您對這兩者感到質疑和好奇,歡迎您去觀賞《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紀錄片原片。

您將會能夠在紀錄片中看到,所謂的「素質教育」以及「在乎孩子心中的感受」(育人)的教育現場環境,進行的順利的話,理想中該是什麼樣的。

再來是您會能夠從教師的角度看到體制內每一位有熱忱的老師,是如何一次一次對體制環境感到疑惑和失望,但卻又於稍作休息之後整裝振作,再次堅持於教育之路上陪伴每一位孩子負重前行的。

整部紀錄片都在用日常事件的模式呈現課堂現狀,並用確實關心每一位學生未來人生際遇與心理感受的方式,來讓觀影者看見「中學分流」這巨大的、富有時代及民族意義的教育體制下,是如何在生命之初就為每一位孩子"10歲定終生的"。(我們甚至會忽然發現,"10歲分流"這件事不管從哪個層面去思考,都足以使人感到不寒而慄)

老實說,身為教育系學生,我對教育體制的想法一直都是「我們確實必須建立一種合乎時代需求的制度」的。

但我也知道,這樣的制度只是以合乎時代要求為目標,其實並不適用於每一位學生,是必然和可預料的。因為我們是活生生的人、獨一無二的人,我們不是工廠出產的、規格樣式統一的工具。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大環境底下,「將制度人為調整/應用至適用於每一位學生」就是教育現場老師的需肩負的責任。

對於每個不同國家的每一項、每個時代的不同制度,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教學現場需要"人"來輔導和教學,就是因為制度和規定是死的,但"人"是能夠去判斷和人為修正的。

紀錄片中的巴赫曼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活的清醒,同時也活的十分有勇氣的教育現場理想主義實踐者。

而在看完紀錄片之後,我的願望也將是──與其羨慕其他同學們有這樣的老師來引導、良師難尋難遇,不如就努力讓自己成為像他那樣的老師......實際於教育現場,去做他人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而這樣的老師,傳說中,也被稱呼為「靈魂工程師」。

*紀錄片中觸及的議題,與SDGs第4項目標「優質教育」有什麼關聯?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紀錄片與SDGs第4項目標「優質教育」中的

4.2細項「平等接受優質學前教育」、

4.3細項「公平、負擔得起、技職及高品質的教育」、

4.4細項「新增擁有相關財務成功技能的人數」、

4.5細項「消除教育中的一切歧視」、

4.6細項「識字比率及算數能力」、

4.7細項「永續發展與全球公民教育」、

4.A細項「興建和升級具包容性、安全的學校」、

目標是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紀錄片基本資訊:

中文紀錄片名:《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

英文紀錄片名: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 (德國)

紀錄片時長:217分鐘

上映時間:2021年

德國「中學分流」教育體制下,一位老師對他學生們所能做的最大努

*SDGs第4項目標「優質教育」:

德國「中學分流」教育體制下,一位老師對他學生們所能做的最大努

原圖下載來源: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 SDG POSTER AND INDIVIDUAL GOALS FOR WEB AND PRINT

(更多"優質教育"目標細項,歡迎點閱上下方連結,進一步詳細了解↓)

https://globalgoals.tw/4-quality-education

*你了解所有的SDGs目標嗎? (來自聯合國SDGs網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10211 的頭像
    410211

    小葉白筆不是筆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