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鬥魚2018〉情感豐富、議題複雜的義氣愛情兩不誤青春校園偶像劇電影【痞客邦 PIXNET X 大試用時代電影心得】

大家好啊,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電影〈鬥魚2018〉的評價、心得、評論,主要著重在劇情引發的思考方面。

電影劇本架構和角色主要改編自2004年的台灣同名偶像劇〈鬥魚〉,在改編成電影運鏡和剪輯故事節奏的同時,其實一定程度上的保留了當時偶像劇的年代場景特色,相信對喜歡台偶的讀者夥伴們來說相當值得一看!

電影主題作為當代青年在乎點的縮影與投射,點出了青春期少年們在面對友情、愛情、家庭和社會的挑戰時,所經歷的一系列成長與自我探索。

儘管背景環境與時代不同,〈鬥魚2018〉(英語:The Outsiders)依舊保留了原作中那份刻骨銘心的青春激情與愛恨情仇。

電影導演為柯翰辰、胡寧遠,主要演員有王淨、林柏叡、吳岳擎、林輝瑝、虹茜、邱宇辰、蔡哲文。

義氣愛情兩不誤的深刻青春偶像劇_電影心得_痞客邦.png

由於這是新編的拍給現代觀眾看的青春校園愛情劇,自然在原著的基礎上,融入許多新的元素,以及想要探討和讓大家看見的議題,從這樣的角度上來說,本劇是相當有教育和時代意義的。

我想或許是編劇和導演有意為之的,劇情中角色和觀眾的情緒起伏都算是非常火爆的,表面上呈現的是情,可又不僅僅是情而已,不然劇中角色與我們,並不會這麼容易就會容易陷進去被情節感染到。

透過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還有高中生幫派少年之間的羈絆,我們能夠延伸看到許多面向的事情,例如:

 1. 青春的選擇與成長

年輕時我們所面臨的選擇和經歷,究竟會如何塑造我們未來的生活與性格。

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面臨著不同的抉擇:愛情與現實、忠誠與背叛、理想與現實,在這些交織的命運之間,角色們的成長顯得尤為艱難且真實。

或許一旦某一個角色在某個時間點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這個故事就不完整了,但卻更可能會有新的可能。

身為活生生的人,或許我們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產生這麼幾次這樣的感覺──不一定是後悔了,而是如果我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呢?雖然人生是沒有如果的。 

有了選擇,有了取捨,有失有得,甚至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有自己知道值不值得,是無解的,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總合體,是複雜的,這才是人生。

女主作為一個家庭背景良好的女孩,生活應該是平穩無波的,然而她選擇了接近男主這樣一個充滿危險的男孩,並且在愛情中不斷面對挑戰。

她的純潔與不懼危險的勇氣成為了電影的情感核心,也讓觀眾不斷反思愛情中的自我犧牲與堅持是否值得。

男主是一名內心充滿矛盾的角色。

他從小在街頭幫派中成長,習慣了以暴力解決問題,卻在內心深處渴望一份真正的自由與愛情。

他對女主的感情是深刻且真誠的,但他的背景與生活環境注定讓他在面對愛情時充滿掙扎。

男主這個角色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面臨的困境:在現實壓力和個人情感之間,如何做出抉擇?

他們代表了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選擇,進一步強化了電影中「選擇」的主題。

尤其是幫派兄弟間的友情描繪得真摯且動人,讓觀眾體會到一種「亦敵亦友」的複雜情感。

2.階級與社會的現實壓力

影片中展示的階級對立讓人感觸頗深。

女主來自中產家庭,而男主則在底層社會中掙扎生存,這樣的背景差異使得他們的愛情充滿挑戰。

電影強調了現實社會中,階級如何對個人的選擇和命運產生深遠影響。

對於許多年輕觀眾來說,這部電影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我們是否能夠超越階級的限制,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

在我看來,學校是一個輔助跨越階級的地方(同時指往上跨越或往下跨越),或者說是將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放在一個環境的地方。

電影忠實的想像或展現若是超越理想與現實,兩個不同階級的人在一起會是什麼模樣?

我並不覺得整部電影從開始到結尾都是在代表悲劇,只是覺得能有這樣的故事被觀眾看見和被寫出來,真的特別特別好,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很棒的現實和思考意義。

鬥魚2018_電影google.png

總結來說,電影通過男女主的相遇與感情發展,展現了青春的美好與痛苦,以及自身的選擇所引發的蝴蝶效應,為我們展現一個不完整不完美但每個人都生活的很用力也不後悔的故事。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題材會被再次時此刻選中,再次被呈現在大眾面前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心得分享,希望也能對大家至少有些幫助或啟發!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10211 的頭像
    410211

    小葉白筆不是筆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