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心理學課堂上,老師跟我們討論了「為什麼我們要看書?」讓我好像又找回了"為什麼想看書?"的初衷。
老師說,她覺得對學生而言,看書是一種"既有知識"的增加。而"既有知識"的增加,是為了讓人閱讀和學習速度都變快。
另外,從人生和生活方面角度來想,看書增加"既有知識","既有知識"越寬廣,內心也就越寬廣。這樣我們就不會覺得很多事很奇怪,也不容易對他人產生偏見。
總的來說,看書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說小了,可修身益己;說大了,可與人為善。
我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想變成這樣的人。所以我願意選擇回到書房,提筆和翻書。
這個初衷徹底提醒了我,它就像是將正在大海裡掙扎又載浮載沉的我救上岸邊,使我非常感恩。
最近我發現自己明明看了越多書,內心狀態卻越來越暴躁。我不是浮躁而是暴躁了,這使我更加困惑,印象中,看書不是一種附帶修身養性價值的活動嗎?
這下子我甚至都不明白自己為何而看書?為什麼看書?為什麼喜歡看書了!?
我現在念的這所科系和大學,放學後的自由時間比較多。而這些自由時間,剔除複習和書寫功課的時間,我有40%時間看課外書,30%時間寫文章,10%時間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5%時間參加校外活動,15%時間交友出遊和生活自理。
40%的課外自由時間在看課外書,讓我最近感覺到類似"知識詛咒"那樣的東西...這或許是讓我內心變暴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