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寫過《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閱讀心得/筆記
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活出意義來》閱讀心得筆記
作者弗蘭克是一位精神官能及精神分析學教授,他因為是猶太人,二次大戰時被關在集中營後,最終存活。存活後他將集中營裡的經驗寫成書,創作「意義治療法」,主張人道精神,開創心理學的新里程碑。
書中提到,在集中營活下去的夥伴,心靈上都有一個目標作為寄託,那是他們在試圖說服自己的生命其實有意義,說服自己即使生活環境很艱苦,還是有活下去的意義和目的。
我覺得這就很像是現在我們在2021年因為肺炎疫情而封城/限制出門,大家在家裡只能以許願"疫情過後,我要去實現....(願望)"來為自己找到可以繼續活下去的動力,以及滿足自己對未來美好的想像。只有盼著那個願望,我們才找到活下去的原因與意義。
按照這樣的心理狀態推測,或許我們就能對度過疫情之後的報復性旅遊、購物行為有更多的諒解,因為說不定,"疫情之後我要去旅遊大玩特玩"、"如果活到疫情之後,我要買衣服買到爽,再次體會瞎拚的樂趣"就是他們在疫情期間,讓他們乖乖待在家、一定要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我覺得大家不妨也找一些合理的願望放在心底,好讓自己可以內心堅定的度過這次疫情,一起寫下願望清單吧~!
曾經,在集中營的這群人是更可憐的,很多人在集中營中受盡身心折磨,內心的寄託便是"想再見家鄉的妻兒一面",但最終幸運從集中營出來後,妻兒卻也已因戰亂死亡。使眾人們在集中營裡心中堅守的動力與信仰瞬間幻滅,換來的怨天怨地、內心崩塌、無人相伴的淒涼晚年...
如果這次疫情所間接塑造出的人們心理狀態,確實能用集中營來參考比喻的話,那其實書中還寫了下一步,疫情過去後(從集中營放出來後),人們會有的下一步心理狀態,也就是我覺得不容忽視、非常可怕的──報復社會心態。
《活出意義來》一書中說到,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若是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其他好友,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