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助教」只是課堂中打雜的嗎?淺談助教在課堂中可扮演的定位、努力及貢獻(內附「助教工作守則」可參考)【小教記事】編號42

這篇文我其實想發好一陣子了,因為我在生活中已經不只一次聽到所謂「助教是打雜的」之類的言論,對此我覺得非常困惑,因為在我眼中,助教可以為課堂和教學任務實現的遠比我當初想像中的要多。

(但幸好也正是因為這些言論,讓我知道了「助教」一職工作在部分人眼裡是怎樣被看待的。)

所以有在國小才藝班持續工作一年多助教經驗的我(目前名義上總共實際擔任過5位不同教學領域老師的助教),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在我的經驗和理解當中「助教」是一種什麼的職權定位,以及助教在課堂當中可以有的努力及貢獻。

對於不是在教育領域內工作或從未擔任過類似助教一職的讀者夥伴們,請注意,我想本篇文或許也並非對您沒有助益或毫無關係

我想請大家透過這篇文章內容想一想,當我們在接受一份工作或職場上的任務時,我們真的能夠一下子就完整的清楚認識到「自己所領受的這份(職業)分工在整個(產業)任務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至於能夠在有限的條件和時間內發揮主動性找到最優解或實現一定程度的優化創新」嗎?

本篇文正是「以助教為例」的這方面議題思考,我推薦您或許可以以這些角度的收獲預期來去讀我這篇文章中的分享與所思所想。

咳咳咳,這麼說這個議題看起來好像就有點嚴肅夾複雜了,而且太多文字方塊,也太抽象了QQ

好吧,轉場有些生硬,編不下去了,現在就讓我們現在開始看看我心中的「助教」在課堂中可扮演的職權定位、努力及貢獻吧!

希望一下這些閒聊/經驗分享能夠對大家有些小小的思考或啟發~~

首先,為了方便與大家理解和交流,請容我先將助教工作的面向細分為四個向度──對內、對外、對上、對下

(此處的對內泛指「課堂中/班級內」,對外泛指「課堂外的其他人」。對上泛指「所有與我們相處的主講老師和主管」,對下泛指「工作範圍中可管理的學生」

這只是一個文字交流上系統性的方便解說的歸類法,若有不妥之處,還請見諒。)

助教只是課堂中打雜的嗎_淺談助教在課堂中可扮演的定位_努力及貢獻_小教記事.png

1.[對內+對上]助教與課堂主講老師的關係:

我最初對助教工作的理解是「配合及協助課堂主講老師順利教學及管理班級學生。」

但這樣的任務範圍涵蓋太過模糊廣泛,且乍看之下與課堂助講老師之間的權責分不清。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談談,一堂課進行時,助教與主講老師之間的權責要怎麼分才能避免麻煩及使課堂正常運作。

(1)以主講老師的教學考量和意圖方針為主體的團隊運作模式

→助教守則1:避免未經主講老師同意就對學生頒布新的指令。(屬於越級操作,教室管理會出亂子)

→助教守則2:避免當面跟主講老師吵架以及反駁主講老師的決定方針。(會破壞教室內的權威運作規則,使學生錯亂)

[避免違反1和2的解決方法為,助教有任何想法時需要在下課後和主講老師講明討論,而非在課堂上直接反駁。]

首先,實際上在運作的時候,如果兩位老師在管理層面對學生「平等共治」,學生會分不清楚到底要聽哪一位老師的。最糟糕的情況會演變成,最後可能學生會只聽某一位老師的,或是兩位老師說的都不聽。

以教育心理學上的實驗可以得知,當學生在面對教室內同時有兩位管理者時,或他們看到兩位管理者因為意見不合而爭吵時,學生並不是在等待兩位老師討論出一個結論,而是他們要明確知道哪一位老師的權責比較大,應該要先聽哪一位老師的?

所以為了管理方便,避免學生覺得兩位老師在打架而無所適從,在課堂進行的名面上必須盡量明確一切權力為主講老師更大,讓學生知道主講老師在課堂中是負責人。

(此處預設主講老師因教學經驗較為豐富,所以在課堂中做出出格行為和判斷的機率比較小,但助教如果在課堂中發現極為不妥的某些教學指令,還是可以出面制止或給予建議的。)

(2)主講老師的實力將決定課堂教學內容及班經品質的上限,助教的素質將決定整堂課方方面面的下限

→助教守則3:看見主講老師課堂中不足的地方和決策的盲點,想辦法給予行動支持或輔助建議。

→助教守則4:盡量使自己成為主講老師教學和班經時的助力,而非阻力。

由於主講老師在課堂進行中的主要任務通常是教學,外加一點班級經營(因為主講老師在教師中的話語權比助教還要大,所以如果主講老師願意邊教學邊管理學生,整堂課的效果會更好),所以我說,主講老師的實力將決定整課堂教學內容及班經品質的上限。

再來是助教,因為通常無法直接站在講台上教學,所以更多的輔導學生及班級經營的任務就會在權責上落到助教身上。

而且因為助教同時作為課堂中的參與者也是旁觀者,管理者也是學習者,可以擁有綜觀全局反思的立場機會和能力,所以我說有了助教守則的3和4。(像我自己是以助教名義製作了一些輔助班級經營的小道具,以及確定秩序和獎勵制度等)

也因此,一個適任的(好的)助教跟一個適任的(好的)主講老師所需的能力特質的評鑑標準應該要是不同的

助教最好在各方面能力和特質要均衡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任何一個教育和管理素養方面的漏洞,都將容易直接導致課堂品質下降

(本來可以透過助教視角去觀察到的課堂管理制度漏洞,卻因為助教知能或素養上的漏洞而沒有辦法主動察覺補足。)

由於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課堂品質的下限,作為課堂各項表現和品質兜底的輔助存在,助教於課堂中的價值與重要不言自明

主講老師因為主要負責教學的關係,所以教學上最好要有亮點和特色,並符合高效和穩定等特徵。同時主講老師需要不斷藉由觀察和反思去意識到自己的教法雖然有亮點,但一定也有某種方面、某種程度的缺點,可能需要他人補足或是自己不斷練習進步。

以上筆者所述的「主講老師和助教工作性質特點之差別」,希望能給予公司制度中「培養助教轉職主講老師」、「如何應徵和培訓一位適合的助教」和「助教和主講老師的理想組合是什麼樣的?」起到一些啟發和反思。

其中「培養助教轉職主講老師」須注意的是,輔導轉職時可以在以本來助教已經合格的職權素養能力基礎上,再積極培養和尋找助教教學能力中目前本身的上限及特點,以便順利完成轉職到適任主講教師的過渡期。

再來是「如何應徵和培訓一位適合的助教」,總和以上有提到的助教守則,基本合適的助教人格特質選擇是願意配合協作課堂(願意擔任副手去襯托他人)、能夠看見問題並樂意解決問題(不怕麻煩和困難)以及道德意識過關的人,其餘教學能力和素養可以再培養。

最後是「助教和主講老師的理想組合是什麼樣的?」,我建議理想的組合是個性、風格和主要專長能力是互補的,但是教育哲學和教學理念基本相同,並且願意溝通聽得進去不同角度意見兩位老師。

我知道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兩人條件感覺很難很難很難XD,因此這是理想狀態。

至於如果遇到了不理想狀態(的主講老師合作對象),身為助教的我,通常會選擇怎麼解決呢?

(3)助教老師需要基本足夠了解主講老師的教學行為意圖和個性

→助教守則5:了解你需要配合的那位主講老師教學信念、地雷及基本性格。(與他人相處要用他喜歡的、可以接受的方式跟他相處)

→助教守則6:與主講老師之間培養信任與平和交流意見的氣氛。(有助於學習教學經驗、工作進行順利以及相關意見被採納)

由於需要許主講老師配合進行課堂,所以在相處策略上需要對合作對象主講老師有基礎的認識,其中包含教學信念、地雷和基本性格等。

這將有助於我們在工作中明確但不算是諂媚的摸清/揣測/理解主講老師(上級)的意圖,只因一切和諧課堂運作模式,幾乎都是建立在「是否能夠正確且快速的理解上級意圖」的基礎上的。

在課堂中的工作環境中,最直接影響你工作順不順利的上級,就是你長期合作的主講老師。

但我目前遇到的大部分主講老師,最剛開始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不想讓我認識」,因此我做了很多人際關係經營上方面的嘗試,慢慢的營造出一種比較值得信任和能夠意見交流的感覺,使後續工作模式比較順利,並盡量使雙方在工作上都有所成長。

2.[對內+對下]助教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和學生相處以及陪伴、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屬於班級經營的一部份,也是無法參與主要教學任務的助教可以為學生身負的嘗試和權責。

以下是我推薦助教們可以嘗試做到的,供大家參考:

(1)關心和傾聽你的學生情況,並給予他們相應的回應和鼓勵

→助教守則7:當主講老師負責教,你可以負責顧。

特別是學生的兒童和青少年階段,他們正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

若是我們可以謹記在教室中「關心和傾聽學生的情況,並給他們相應的回應和鼓勵」原則,學生們將可以藉由曾經被尊重和溫柔對待的經驗,類推或學會如何與他人和平的相處。

這邊得助教守則也明確點出助教的權責所在偏向──主講老師負責教,助教負責顧。

(2)管理學生出缺勤、學習情況,及身心情況

→助教守則8:關心你的學生可能在課堂中會遇到的所有問題。

管理學生出缺勤應該是大部分助教的基本工作(至少以我自己的工作經驗來說)。

從管理者角度來說,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身心情況,並定期向主講老師統整合回報,將有助於整個班級的正常平均運作。

而學生因未受到關心,通常會比較願意聽課或和老師相處。

身心情況關乎到健康,是一定要關心的。比如說有學生肚子痛,可能需要帶學生去保健室。

主講老師上課時需要專注於教學,未必能在教學的同時注意到這些,所以這些項目是助教可以努力參與補足的。

(3)了解你的學生,並給予尊重

→助教守則9:將你的學生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

鑒於我們的教學對象是人(兒童),我想請大家時監督自己用對待人(對待兒童)較妥善的方式對待和了解學生。

前面跟大家聊過,我覺得與人相處要考慮到對方習慣什麼樣的方式,因此我對於學生(兒童)的相處法則也是。

尊重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和還未被框架定型的思想,尊重他們有各式各樣的喜好、性格和外貌,尊重他們的負面情緒和想表達的意見,而非恥笑、打擊或忽視。

3.[對外]面對公司的職務安排及自身可以有的身心素養精進:

(1)當有人說助教只是打雜的,或質疑你的教育方面經驗、素養專業

→助教守則10:肯定自己這份工作的價值及專業。

首先,即使一份工作在內容和性質上帶有不受重視的、大部分人認為的「打雜」成分,我想說,那是別人認為的好嗎?

如果你因此而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和價值,或真的只將自己的工作當成是打雜,那麼,我只能說,我也沒辦法啊。

(喂XDD~!(剛才的語氣超級欠打喔))

再來,因為常常需要面對到家長和社會大眾群體,所以身為教師,被日常質疑專業是常有的事情。

這時候讓大家相信我們教育專業,就是我們教育專業的一部份。請用行動或經驗證明,助教也可以在課堂中發揮價值。

比如說我就提供過一些班級經營的輔助建議,而且也讓學生喜歡跟我相處,讓學生來上課是自在的,這對主講老師來說大多會有幫助。

(2)同時明白自己身為助教身分所受的限制和可做到的努力極限

回到我最剛開始前面所說的──

當我們在接受一份工作或職場上的任務時,我們真的能夠一下子就完整的清楚認識到「自己所領受的這份(職業)分工在整個(產業)任務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至於能夠在有限的條件和時間內發揮主動性找到最優解或實現一定程度的優化創新」嗎?

每個人在做每一份工作的時候,都可以對此思考看看,並不是只有助教這份工作需要思考。

(3)做好職業規劃:想升職或想跳槽嗎?

前方有稍稍和大家討論到如果助教有一天可能會轉職成主講老師,那可以怎麼辦?

當然每一間公司的升職制度管道可能是不一樣的,有些助教是無法藉由訓練或培育去升職成主講老師職位。

在我們剛進到一家公司,建議大家可以去注意一下公司的升職制度。

如果助教工作做到一半,覺得自己實在不合適擔任,或有其他的職涯規劃,中途離職和跳槽也是可以的!

*結語:

希望大家都可以當助教當的開心喔XD(?)

非常感謝大家耐心閱讀完全文!(鞠躬)

最後再向大家總結一下我心中的「助教守則」吧~

→助教守則1:避免未經主講老師同意就對學生頒布新的指令。(屬於越級操作,教室管理會出亂子)

→助教守則2:避免當面跟主講老師吵架以及反駁主講老師的決定方針。(會破壞教室內的權威運作規則,使學生錯亂)

[避免違反1和2的解決方法為,助教有任何想法時需要在下課後和主講老師講明討論,而非在課堂上直接反駁。]

→助教守則3:看見主講老師課堂中不足的地方和決策的盲點,想辦法給予行動支持或輔助建議。

→助教守則4:盡量使自己成為主講老師教學和班經時的助力,而非阻力。

→助教守則5:了解你需要配合的那位主講老師教學信念、地雷及基本性格。(與他人相處要用他喜歡的、可以接受的方式跟他相處)

→助教守則6:與主講老師之間培養信任與平和交流意見的氣氛。(有助於學習教學經驗、工作進行順利以及相關意見被採納)

→助教守則7:當主講老師負責教,你可以負責顧。

→助教守則8:關心你的學生可能在課堂中會遇到的所有問題。

→助教守則9:將你的學生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

→助教守則10:肯定自己這份工作的價值及專業。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我們下次見~掰掰~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若是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其他好友,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文章↓↓
 
(也歡迎您動動手指點選我部落格內的廣告,幫助我每日增加NT$3-5元的廣告分潤喔^_^謝謝每一位讀者~(鞠躬))
 
 
 
 

「助教」只是課堂中打雜的嗎?淺談助教在課堂中可扮演的職權定位

arrow
arrow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