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Life in Science~生命科學科系生活花絮錦輯(112年談話會講座文字節錄紀錄版)[跨域x協槓x青年x對話_編號第3場]

大家好~我們是跨域x斜槓x青年x對話 團隊!目前正在執行臺北市立大學學生自主永續實務學習計畫,本篇文章將簡單和大家分享紀錄講座中關於生命科學系相關資訊的一些揭密Q&A。

講座當時請到兩位生命科學科系畢業並正在就讀研究所的講者現場回答,希望這份紀錄能夠為大家對生命科學相關領域提供適當的解惑及幫助~!

生命科學科系揭密問答.png

Q1:「生命科學科系」讀什麼?

*相關連結→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國立成功大學熱帶植物與微生物科學研究所

Q2:請問會建議什麼樣性格的同學,選擇生命科學科系?

(感覺生命科學相關科系裡的大家,很多人個性都是很不同的!)

對想要往野外跑、待在實驗室裡獨自默默做研究或是動手實驗嘗試的同學來說,都有相應的容身之處,等著你來選擇和探索。

另外,本身對自然生物領域比較有好奇心或興趣,會是相對推薦的特質。

其中對有想要往學術研究或技術開發生涯規劃的同學們來說,在舊東西裡延伸尋找新答案、邏輯思考和能夠提問,都是很棒的建議特質。

如果很喜歡看推理小說,也可以試試看XD(因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過程,是要證明假說~)

Q3:課表裡看到很多實驗室和理論基礎課程,請問戶外課程是需要自己去外面找嗎?

不算是,一些戶外課程是老師安排好的。當然如果要有更多的戶外課程,是可以自己去外面找的,延伸資料裡有提到講者參加過不錯的戶外課程可以參考。

另外戶外課程也有校外實習,這些也需要自己找機構。

(不管是老師安排還是自己找的戶外課程,可能都需考量到要有自己的移動方式。例如如果要去濕地或山裡上戶外課,需要機車自行前往等,但也有些課是有專車的。)

Q4:生命科學領域很廣,請問要如何發現自己的研究主題或興趣呢?

建議盡量去修不一樣的課,以及去待看看不一樣的實驗室,可以更加知道自己可能喜歡什麼?哪些領域實際在做什麼,可能和自己本來想像的不一樣?也可以去外面的相關領域公司實習,例如動物園或生科公司等。

雖然過程中真的很花時間,但相信大學期間花一定的時間去了解自己可能喜歡什麼是很值得的。

總結而言,因為生命科學領域真的很廣,所以就是去盡量嘗試,不能只是跟同學或老師聊聊,必須在有一定背景知識後,投入進去了解。

如果是大學生在找專題題目的話,感覺會有「如何探索研究主題」的困惑,因此背後的重點應該是要想如何創新思考與提問。

以生命科學系來說,會有「實驗設計與方法」的課程訓練大家如何探索/選定研究主題的方法。(最剛開始可能會比較沒有辦法理解「不好做量化」的研究主題大概具有哪些的特性,當然判別能力是需要訓練和嘗試的。)

如果平時多看相關論文或是paper的話,腦中具有一定的相關概念,就會對什麼樣的主題可能可以創新或延伸有基底的想法。

Q5:為什麼會聽到有人說「讀生科沒有未來」這種話呢?(實際的就業情況是什麼樣的?)

大家或許聽到過「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之類的話,目前為止我們不敢完全聲稱這是種刻板印象XD

我們確實不像是一些科系畢業後保證幾年內賺多少錢,而且因為生科相關的研究人員培育週期相對長,研究出成果的週期又不一定,確實在成名和就業方面有許多需要克服或考慮的事情。

在了解這樣產業特性的情況下,剩下的就牽涉到個人選擇和對自身未來/生活方式的期待了。(例如可能沒有辦法在剛畢業幾年後就存很多錢去成家立業等等,可以想想自己能不能接受?這是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嗎?)

目前領域內生科產品研究(產出)耗時週期過長和專利期比較短(詳情請大家自行參考這篇)也是個需要考慮的狀況,另外是產品申請專利後要預先付一筆費用,專利後續的販賣利潤和市場價值規模又是未知的。

整個來說就是直覺上不划算,畢竟沒有那麼多個十年讓我們來耗時在研究主題/產品上。

我們在這邊告訴大家現實面的資訊,只是想說大家在大學科系博覽會、體驗營隊或網路上看到一些資訊時,假如只有看到正面資訊是比較危險的,無法有全面的判斷,所以想說在這邊和大家分享這些觀點。

*議題其他相關延伸資料參考斯創教育工作群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能切中大家及時的需求&期待幫助到大家^_^]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10211 的頭像
    410211

    小葉白筆不是筆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