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身旁有看電視劇習慣的同學們,我時常會好奇那種"追劇帶來快感"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因為我無法體會,但又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我偶爾是會看電視劇當作消遣沒錯,但通常是只有吃飯的時候看電視,而且吃完飯之後立刻關掉,我不太容易會在連續看1-2小時電視後還感覺很愉快。
 
今年暑假因為疫情,全家人都在家,大家視情況在追不同的劇,使我開始越發好奇自己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狀況。當我前幾天看到小說的架構和創作模式其實是“開頭→衝突→結尾"時,我才發現,我不喜歡長時間看劇的原因,大概是角色很容易在劇中呈現出"衝突"的場景。
 
我真的太太太不喜歡衝突了,不管是在電視劇、舞台劇和現實生活中都一樣。這並不是指我的個性是一直在"服軟"或是"伏低",而是我更在意遇到問題時,溝通方式的理性、緩和與正當性。或許這就是電視劇跟現實生活不太一樣的地方,很多事情用對溝通方式就可以更好解決,但電視劇中可能是為了吸引觀眾注意力、讓觀眾覺得劇情高潮迭起,所以事件爆發的時候,容易用"衝突"來推進劇情和角色關係,而不是"身心成長向"或是"冷靜處理",而這感覺也是沒有辦法讓我很喜歡看電視劇的最大原因。
 
舉例來說,我當初在看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時,這劇本身要呈現就是壓抑的題材這我知道,所以我是自願讓自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在沉重的心情下看完的。而我觀察到劇裡的演員台詞,其實也都選用了容易讓人帶來負面情緒的呈現方式,劇裡可以說是充滿了"與人溝通的反面教材"😂。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還記得角色應思悅(姊姊)在跟父親談論應思聰(弟弟)思覺失調病情的時候,姊姊說:「思聰還年輕,我們不能不抱希望(對病情痊癒)。」這裡使用了雙重否定,我們都知道,雙重否定是表示肯定,但是事實上雙重否定在語氣上與"單純的肯定"帶來的力量差太多了。
 
我們現在面對著兩句話,一句話是「我們不能不抱希望。」,一句話是「我們要懷抱希望。」相比之下,大家就能感受到後者肯定句帶來的正向和堅強。據我觀察,《與惡》中就大量使用了很多帶有"不"的台詞,意識到這一點後,使我在觀賞時始終頻頻眉頭深鎖,倍感壓抑。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評
 

另外我在電視劇中也常看到更多"溝通的反面教材",比如說主角得了癌症(絕命毒師🤭),然後他的一個家人(連襟)跟他說「加油,沒事,你會好起來的👍」這就跟憂鬱症的人說"哇沒事你會好的"一樣充滿反面效果😂另一個家人(妻子)跟他說「我不管!你給我去化療!不要放棄治療!」天哪我當時看這段都快嚇傻了,這真的是在溝通嗎?有聽他說、坐下來討論然後尊重他最後的想法嗎?😱但後來我意識到這是戲劇,所以感覺在呈現上要有"衝突"和"戲劇張力"是比較吸引觀眾的,但顯然這樣的形式比較不容易吸引我😗😤~
 
再比如說,當我在其他電視劇裡看到男女主角又誤會、又吵架的時候,我可以理解他們當下的情緒爆發是在所難免的,但如果他們真的在乎彼此,難道沒有可以更減少彼此傷害的處理方式嗎?有啊,而且還很簡單,改變用詞、態度和溝通方式就行,絕對不是誤會不解釋,或是摔桌子再問候他人爸媽😂
 
總而言之,或許我只適合看那種溫馨或是循序漸進成長向的題材吧~正劇歷史和現實題材也是我能接受的,因為我覺得那些劇貴在其他意義和藝術價值。我也不喜歡狗血三角戀,所以最好官配cp都在一起,然後主角群再一起抱團組隊去打怪,解決外部"困難"而不是面對內部"衝突",一起奮鬥實現夢想這樣最好XD
 
大家有符合以上條件的推薦的劇本嗎~?🤔懇請在下方留言,大感謝🙏說不定能刷新我對劇的看法和喜好~!(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銀之匙》漫畫+動畫的原因~)謝謝大家閱讀到這裡~!
 
若是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其他好友,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10211 的頭像
    410211

    小葉白筆不是筆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