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一本奧地利在地的教育震撼觀察書:《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閱讀心得小記

感覺今天我選擇訂了一個相對比較沒有吸引力的標題XDD

會這樣定標題是因為......當教育系學生對他國教育見聞主題方面書籍看多了,似乎都會漸漸進入到一個狀態就是──

喔,我想這就又是一本新的、看見國外教育那樣做但是台灣卻這樣做的內容書籍吧~?(嘆)

這本書……嗯好吧,還是有讓我產生一些這樣的感覺。(思考)

但其實我想跟大家說的是,當我們對「國外教育那樣做但是台灣卻這樣做」做進一步的探討時,仔細一想也會很容易發現:

如果台灣地區的教育制度一下子忽然改成某某國那樣(具有某國風情的學生中心、理想化教育制度或思想),大概是會窒礙難行的。

一個地區的教育制度能夠如何實行,跟當地的文化、地理與歷史背景有很大的關連,不是我們看到那些制度很好,照搬過來也會很好。(就算是慢慢的學過來,也有可能會有隱性的後遺症。)

[在瞄過/分析過世界各國的教育制度後,甚至是說,我最終明白世界上還未有完美的教育制度,也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各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其實都默默地各有各的難處。]

身為一個教育系學生,看了這麼多的分享外國教育制度的書,我的想法常常是想說──

與其將焦點固定在現行教育制度對我們自身過去造成的傷害,或是不斷的感嘆教育制度對當中的人有多不友善,還不如想想自己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擔任怎樣的角色去對制度當中的受傷害者給予一些撫慰與幫助。

如果覺得自己的影響力實在很小,無法改變社會,那麼我們至少可以從改變自己的言行開始~!

不然最後雖然書是看了,教育制度也罵了,卻連自己都改變不了,要說我們是這制度當中的幫兇,那也不為過......

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_taaze.png

(咳,扯遠了~~)

說回我們自身與這本書之間的關係......

雖說我們在閱讀完這本書後,能夠做出的改變與影響力很小很小,但至少這本書中的內容,確實給予我們看見和思考世上教育多面不同的可能。

最後,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的目錄吧~!

(這本書想傳達的主旨,當然就是如書名啦XD)

*奧地利教育大震撼:
1. 全錯的考卷也可以得一百分?
 
2. 辛苦背下全部的課文,奧地利老師卻不買帳?
 
3. 考試成績不理想,學期總成績也可以得高分?
 
4. 70%以上的奧地利學生不選高中、大學,而是技職與學徒制?
 
5. 16歲也可以念奧地利大學?
 
6. 高中畢業考,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考試科目?
 
[奧地利說]
教育,就應該要能夠讓人成長,也必須提供各種可能性;身為學生,也必須有勇氣,能夠嘗試各種不同的道路,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為止。
 
念書不是唯一的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培養成熟、負責、擁有自我的大人,才是奧地利教育的核心。
 
[台灣女兒說]
在奧地利長期教育觀察,用最客觀的角度,看見台灣與奧地利教育差異,讓台灣孩子也能擁有新的人生道路!
 
‧從奧地利教育觀點,沈思台灣教育迷思與困境。
 
‧透過台灣女兒的眼光,看見異國教育的優勢與缺點,才能從中挖掘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本書作者 楊佳恬 (Chia-Tyan Yang)年少開始至奧地利讀書,並開啟了奧地利與台灣的教育觀察之眼XDD
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再多閱讀作者的其他本書喔~!)
 
**那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我們下次見~掰掰~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若是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其他好友,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文章↓↓
 
(也歡迎您動動手指點選我部落格內的廣告,幫助我每日增加NT$3-5元的廣告分潤收入喔^_^謝謝每一位讀者~(鞠躬))

[中學生]《晨讀10分鐘:世紀之聲演講文集》自家使用方法參考/閱讀心得小記

[筆記]讀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談讀書

我為自己也為他人,我有理智而不只是有熱忱,所以我選擇從事教育領域工作。【小教記事】編號37

德國「中學分流」教育體制下,一位老師對他學生們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及關心《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觀影心得(SDGs第4項目標_紀錄片推薦)編號06

當妳成為家族中,第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和未來生涯道路的人《天命之女》(Daughters Of Destiny)觀影心得(SDGs第10項目標_紀錄片推薦)編號15

**歡迎您透過下列網址前往TAAZE讀冊平台購買此書**
**這將會幫助我獲得該書售價1%至2%的分潤**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祝福您有美好的一天,謝謝您😊~**
**TAAZE平台販售之二手書、新書皆可**
 
arrow
arrow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