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比較教育]第2週_課程議題研討學習記要與心得(全球化與教育)

**新學期新開始~~也是整理課堂筆記與心得的開始~~!**

今日討論的[比較教育]議題分別是──

一、對全球化的態度:歡迎、淡然處之、反感?理由為何?

二、全球化發展的前景?

三、面對全球化,未來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教育應有何作為?

教育哲學與比較教育_taaze.png

**正文開始**

一、對全球化的態度:歡迎、淡然處之、反感?理由為何?
有人歡迎,有人淡然處之,有人反感,理由分別為

1.歡迎:在全球化中利大於弊的一方,例如因全球化分工有多元化商品可選擇、方便到世界各地旅遊和娛樂影視作品不分國界等。

2.淡然處之:比較不會被全球化受到影響生活方式的族群,或出生就是在全球化時代,故而對全球化的心態十分平靜,能適應也可接受。

3.反感:在全球化中弊大於利的一方,例如新冠疫情因此大範圍擴散、外籍移工與本國勞工之間的衝突、強國利用經濟或霸權去壓榨小國等等。

二、全球化發展的前景?

全球化未來近十年可能會越來越普遍,雖然大家也會開始反思全球化。

相較於過去,現在人們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的能力肯定是有進步的,而相較於未來,我們又是還有很多進步空間的。

身為處在全球化越來越普遍年代的人們,除了順應我們也應該反思,這樣才可以讓全球化可能帶來的弊病減到較少。

三、面對全球化,未來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教育應有何作為?

1.未來重要的能力:

(1)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

(2)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

(3)包容和尊重與自己不同文化觀念的能力。

(4)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5)接受國際局勢衝突或多邊合作不斷的能力。

(6)接受長期旅居或工作生活型態的能力。

2.教育應有何作為:

(1)不僅局限於課本中或本土化的教學。

(2)結合網路和外域文化進行教學延伸。

(3)尊重並保護和了解多元、弱勢文化。

(4)協助學生青春期的自我了解與認同。

(5)不僅具傳統傳承使命也需鼓勵創新。

(6)配合世界發展局勢做社會議題討論。

(7)引導學生發現全球化對帶來的影響。

(8)引導學生思考全球化未來可能模樣。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我們下次見~掰掰~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歡迎您一起和教育系學生對[比較教育]議題引發思考,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教育書籍&議題文章↓↓

本土化雙語教育三方須知先行必讀本《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閱讀心得小記

教育理論基本觀念精簡大補帖!《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閱讀使用推薦小記

每個師培生/新進教師都值得擁有一本的《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閱讀心得小記

一所大學的師資好不好,該如何判斷呢?《兼任下流:流浪博士何處去?》閱讀心得小記

**歡迎您透過下列網址前往TAAZE讀冊平台購買此書**

**這將會幫助我獲得該書售價1%至2%的分潤**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祝福您有美好的一天,謝謝您😊~**

**TAAZE平台販售之二手書、新書皆可**

TAAZE→【高普、各類特考教育行政金榜秘笈〕名師壓箱秘笈-教育哲學與比較教育 [高普考/地方特考/各類特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10211 的頭像
    410211

    小葉白筆不是筆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