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諮商理論與技術]當我沒辦法"同理"他人,是因為我不屑"理解他人"嗎?(附贈"冰山理論"個人看法)

 

**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到底是什麼?

答:「感受對方情緒」指的是情緒的同理心、「理解對方感受」指的是認知的同理心、「站在一起,陪對方一起走出來」指的是同理的動機。三者合在一起,才是完整同理心的概念。如果我們只有同理的動機,但情緒與認知的同理心不足,則會產生「空包彈」或「適得其反」的同理。

(來自:同理心的邊境:同理自己才能同理別人文章節錄)

同理的關鍵.png

最近在上有關"同理心訓練"的課程,我覺得我要碼是沒有同理心的人,又或是我是不願意有同理心的人,或我其實是沒有能力有同理心的人。雖然有時,我也會因為無法感受到我所愛的人的情緒而感到痛苦……

昨晚讀了《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看到冰山理論的應用,忽然覺得這種關心他人的方法“好噁心”,大概是種“過度關心”的感覺。而如果有人對我使用“冰山理論的對話”,我當下應該會是很抗拒避免落入那樣的對話圈套,甚至會覺得被這樣關心真是太“噁心”了。原來人在情緒方面是那麼複雜、麻煩而不坦率的生物嗎?畢竟我以前從未感知過……

我常常解讀不出他人的深層情緒,是因為我本人的情緒一直都比較純粹,很驚訝人的(別人的)情感可以那麼細膩(神奇)。我想我最多最多只能做到言語上的“非暴力溝通”,以及傾聽。

我很慚愧的是,我從很小的時候,就一直想成為“能夠幫助他人的人”,而這樣的我,竟然曾經連“理解他人”都不屑去理解。雖然現在的我終於明白,是我無法可以有能力去理解和感知,特別是在情緒的部分。

最近選了有關同理心訓練的課程,讓我一直很挫折自己“為何同理不到他人?”或許,這就只是因為“這是我的個性”吧!因為我始終感知不到他人的情緒(只能用常理判斷,例如哭可能是難過,笑大概是開心),所以我在學習諮商和情緒同理的活動中,那叫一個崩潰和痛苦啊😥

以前我和人一直是去聊解決辦法(就事論事),而不是情緒抒發,所以會很不明瞭他人為何執著於抒發自己的情緒,而不趕快想想問題怎麼解決。但至少現在我明白:講大道理的人和只想解決問題的人,真的是完全不明白,對方只是想被傾聽、被理解。

其實同理的關鍵,一直是讓對方覺得自己有被理解,讓對方知道你瞭解他。(或是願意試圖了解他)這樣子傾訴者情緒就會得到釋放,心裡像是得到支持。

有的人可以真的做到同理,但我不行。(真的真的試過很多次了,我始終無法體會他人,明白這點,反而使我陷入痛苦,覺得自己很無能竟然做不到,但其實我可能就是不擅長同理啊

對於我這種“感知他人情緒有困難”的人,能夠做的,就是在話術上刻意練習,讓傾訴者覺得有被傾聽和理解就好。這已經是我對身邊的人,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老師說過,諮商在人際上的意義是“幫助別人看見自己的好,讓靠近我們的人有機會梳理自己的情緒與得到支持”。那麼,對於我身邊的人,以及所愛的人,我確實能做到這一項。

但同時我也需要顧慮到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以後再也不會強迫自己去嘗試非得要同理他人了,而是用話術意圖給他人感受自身受到傾聽、陪伴和關愛即可👍

太好了,我又解決自己身上的一個問題了😊😤(誤)

p.s.對於冰山理論的實踐感到噁心,感覺還是無解……對他人,對自己,我都覺得不適合“過度關心”😣(可能真的只是冰山理論不適合我,我最多只能接受到“非暴力溝通”類的關心,再多就不行了,會想逃離)

後來家母鼓勵我說,其實我可以"認識"冰山理論,不一定要認同或是使用它,我覺得還蠻有道理的,至少可以讓我內心舒坦一點,將"認識"冰山理論當作知識與技能的擴展即可~!

arrow
arrow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