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相關選書系列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標題:現場教師們都好奇和關心的《有效教學 : 理論與策略》研究書籍閱讀心得小記

不瞞大家說~我的學士畢業論文就是做「有效教學策略」相關主題的~~

而這本書是我在學校圖書館翻來翻去之後,發現相對在「有效教學策略」主題的總論做的相當初學者友善的一本書XD(所以想推薦給大家)

至於為什麼在標題中有些誇大的稱呼「有效教學策略」是現場教師們都好奇和關心的,是因為我上個星期參加了一個「學習扶助」(補救教學)的線上研習。

當時各位老師在研習中一直密集聚焦探討的就是「有效教學策略」的部分──如何讓孩子們學習有成效又有興趣呢?

身為一個有在教學的老師,我們雖然不期望(也不認為)能夠找到一種對誰都通用的教學法或學習法,但我們至少希望任何領域的「有效教學策略」不能像是一團迷霧一樣。

也因此,我們對此感到好奇,並且期望可以多多累積自己的實力和資料庫,因材施教為每一位可能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找到屬於他的有效學習策略。

有效教學_理論與策略.png

關於「有效教學策略」策略的碩博士研究論文我也有在讀,但老實說這似乎並不算是一個很定義明確的搜尋用關鍵字,這讓我在收集資料時,還是會造成一定的不小困擾。

有效教學策略在一些文獻中亦稱為「學習效能」、「學習成效」或「教學法」等,並對於有效教學策略意涵較無狹義範圍之精確定義。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每個師培生/新進教師都值得擁有一本的《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閱讀心得小記

這本書和另外一本名為《青春期父母求生指南》一樣,是因為書名取的直白又好玩,所以我才會翻開這兩本書XD

(可見好書還需要取一個顯眼又吸引人的書名,書名也是很重要的!)

我記得我是大二下就遇到這本書了,當時除了正在煩惱要如何修讀班級經營這門系上必修課,我也剛好找到了新的有關於班級經營訓練的課後社團助教工作,去圖書館逛逛~

這本書實在是不翻還好,翻了我就想邊在圖書館裡大叫著將它推薦給所有的師培生和新進老師XDD

我原本以為我已經有寫過這本《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的閱讀新的文章了,但直到前幾天我才發現沒有,天哪,那麼真的是時候要好好來寫一篇了~~

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_taaze.png

這本書好的地方就好在,在各大主題章節都有仔細向讀者解釋1.可以如何做?2.為什麼這樣做?3.這樣做還需要注意些什麼?

也就是說,著重的是「可以如何實作&應用」的部分,脫去了理論的外殼,衷心避免容易有渾沌的部分,全是滿滿的前人經驗總結。

書內的主題章節內容包含 撰寫課程計畫、 教材教具的可能來源與盡善應用、 教室環境基礎應用、 與學生相處的正向管理方式、 親師溝通的多元可能形式及注意事項、 與學校內各處室人員的和平合作相處、 善用各種評量時機及評量情境、 開學第一天的有效作為 及 身為老師的心理建設等等。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國小橋樑書)企鵝與長頸鹿寫信引申的奇妙友誼《長頸鹿的信》閱讀心得小記

本書適讀年齡為國小中低年級,不過我相信這本書的插圖和內容會驚奇到讓大人小孩都愛看XD

《長頸鹿的信》故事描述動物世界裡,一隻住在非洲大草原的長頸鹿,因為覺得好無聊想要交朋友,而且好奇地平線的另外一端住著誰,於是他去找他的動物好朋友鵜鶘送信。

鵜鶘將信送給南極的郵差海豹,海豹又將信送給了一隻南極企鵝。故事中的企鵝是少數住在南極且還在寫信的動物,他很好奇長頸鹿是誰?於是企鵝寫了回信,開始和長頸鹿當筆友!

而故事中長頸鹿與企鵝因為居住地不同、物種不同、年齡不同等,通信過程中充滿童趣的互動令人著迷且捧腹大笑。

如果您也好奇長頸鹿和企鵝他們在信中寫了一些什麼,那麼就翻開這本書吧~!

(作為橋樑書,版面配置大概是三分之四為文字,三分之一為圖案。我小時候讀過很多這類型的書,但我當時並不知道這叫做橋樑書。)

長頸鹿的信_taaze.png

話說回來~不知道會不會有讀者覺得,這是一個劇情莫名其妙又毫無邏輯的故事呢~?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用動物世界無痛/減少爭議的方式,來向小朋友們呈現「雖然世界的另一端住著我們不認識、文化/種族背景不同的人,但我們依然可以相互理解、成為好朋友」的故事。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教育系日常之我們天天就都在《費曼學習法》啊閱讀心得分享

這應該可以算是符合教育系日常的選書吧(思考)~?畢竟教育系是一個理論與實作並重的科系,我們在課程中學習的任何內容,如果無法經由實踐應用來確認習得的話,將會被認為還未學會。

而所謂的實踐與應用,在教育系通常是指「試教」。

而「費曼學習法」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藉由教學來迫使自己學會/來確認自己學沒學會」的學習法,簡直與教育系大部分的課程進行方式不謀而合。

但其實,我們教育系中的日常試教學習法,還是與這本書中的「費曼學習法」有一些實行層面的不同的,書中顯然為我們提醒和規畫了很多叮嚀指引,讓我們能夠依循,並進行更精準、精緻化的學習。

綜上所述,我覺得如果各位讀者不是處於一個「大家都瘋狂的在研究並不斷優化學習法」(例:教育系)的學習環境的話,「費曼學習法」是非常有效實用又親民的、「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的學習法自救指南。

不過當然,在啟用「費曼學習法」的前提是,我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學習什麼,還有學習目標是什麼。

費曼學習法_taaze.png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費曼學習法》這本書的五大項,以便更進一步發現這本書裡有什麼吧~

‧STEP 1 目標:確認學習目標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本土化雙語教育三方須知先行必讀本《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閱讀心得小記

哈囉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這本《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請先讓我好好解釋一下標題吧~標題中的必讀「三方」分別是哪三方呢?答案是:教育決策者、中小學教師與家長。

本書內容鎖定此三者讀者客群、量身打造三個部分的內容,對於此三者在未來雙語教育政策實行後可以扮演的角色和疑問多有描述,以便我們不僅可以透過書中的內容對雙語教育解惑,也能有實際行動。

雙語教育_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_taaze.png

說這本書是必讀先行本,是因為這本書篇幅不厚,但書中的內容確直擊痛點的解答了我很多目前關於雙語教育該如何實行,以及實行時可能會有哪些困難的疑惑。例如──

「並非制度照搬自新加坡,適合台灣的雙語教育模式和注意事項是什麼呢?」

(A:考量到文化及歷史背景的不同特性,台灣必須要有自己的方式,並實際考慮到政策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請閱讀原書,書中有比較詳細的建議和討論。)、

「雙語教育就是使用全英語教育嗎?」

(A:其實雙語教育希望達到的更像是在生活中營造一個「讓小朋友不那麼害怕英語的環境」,一下子全英語,可能反而會讓部分小朋友開始害怕。)、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一本奧地利在地的教育震撼觀察書:《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閱讀心得小記

感覺今天我選擇訂了一個相對比較沒有吸引力的標題XDD

會這樣定標題是因為......當教育系學生對他國教育見聞主題方面書籍看多了,似乎都會漸漸進入到一個狀態就是──

喔,我想這就又是一本新的、看見國外教育那樣做但是台灣卻這樣做的內容書籍吧~?(嘆)

這本書……嗯好吧,還是有讓我產生一些這樣的感覺。(思考)

但其實我想跟大家說的是,當我們對「國外教育那樣做但是台灣卻這樣做」做進一步的探討時,仔細一想也會很容易發現:

如果台灣地區的教育制度一下子忽然改成某某國那樣(具有某國風情的學生中心、理想化教育制度或思想),大概是會窒礙難行的。

一個地區的教育制度能夠如何實行,跟當地的文化、地理與歷史背景有很大的關連,不是我們看到那些制度很好,照搬過來也會很好。(就算是慢慢的學過來,也有可能會有隱性的後遺症。)

[在瞄過/分析過世界各國的教育制度後,甚至是說,我最終明白世界上還未有完美的教育制度,也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各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其實都默默地各有各的難處。]

身為一個教育系學生,看了這麼多的分享外國教育制度的書,我的想法常常是想說──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看見繪本的教材潛能,及如何使繪本發揮最大作用去引導孩子認識世界?《看見繪本的力量:從繪本故事導讀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閱讀心得小記

或許有人會說,繪本不就是 圖 再加上 很簡單的文字嗎?又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小朋友如果只看繪本的話,以後會不會不習慣看很多文字的書?或是影響閱讀理解能力呢?

而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可以說是順利幫助我對 繪本應用於教學/學童互動行為 方面的見聞大開眼界,也使我對繪本如何融入教學的一些困惑迎刃而解。

而如果您也對於 繪本融入教學能為孩子們帶來什麼?以及好奇 繪本融入教學的極限在哪裡 的話,都歡迎來跟我一起翻翻這本《看見繪本的力量:從繪本故事導讀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喔!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本書的目錄吧~!

看見繪本的力量_taaze.png

上篇、導讀繪本藝術美學
一、從中西古今說故事   二、兒童文學繪本特色
三、繪本發展審美知覺   四、理性認知想像價值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教育理論基本觀念精簡大補帖!《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閱讀使用推薦小記

這本書適合什麼時候、什麼樣的人看呢?

老實說以我自己目前的閱讀體驗來說,我推薦大家需要先基本閱讀過/修過如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教學原理等至少一門課,再來翻開這本書閱讀,不然的話閱讀吸收會有比較大的問題~

因為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雖是真的很「清楚」,但有些過於「精簡」......

(思考XDD)

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_taaze.png

相信普遍相對於完全都沒有插圖的課本教材,大家對於圖解類別的相同主題書籍翻開閱讀意願會高一些~

我在閱讀的時候,算是第一次透過這本《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體會到圖解類書籍的魅力~!(讚,不管是從美編功能還是幫助讀者記憶、閱讀理解方面去評價~)

(在這之前我其實非常少閱讀 圖解類 的書籍......都是閱讀只有文字類的厚書籍XDD)

但我想,如果我們想要對每一種教育學說和理論有比較紮實和內化深入的理解的話,去閱讀整本的該科目書籍還是非常必要!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探究式閱讀》讓你/妳擁有深度閱讀力![微閱讀心得]

以國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指標來說,大致有幾項相關能力需要培養──聆聽、說話、標音、閱讀、寫作等等。

其中我覺得相比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不太可能艱巨到必須需要"從零到有"培養,但是如何協助學生的閱讀能力進步,真的是一大學問XD~~

在現今重視素養的測驗模式年代,翻翻這本《探究式閱讀》或許能夠提供我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與培養閱讀能力的另外幾種撇步~!

探究式閱讀_taaze.png

各位讀者,你們覺得什麼樣的行為算是"閱讀"呢~?

書中所說的探究式閱讀,在我的理解中,屬於一種"定義最廣泛的深度閱讀",也就是只要我們有試圖理解或是吸收某種資訊,就算是閱讀。

這種閱讀包含"解讀照片"以及"對於文本的深度思考"

做為老師或是家長,想訓練孩子們的閱讀力,我們剛開始可以先向孩子們提問,促進孩子們對照片或是文本的理解及應用,再之後,就是訓練孩子們自己對自己提問,或是跟自己的同學夥伴們想出可以供大家討論的問題。

由於我只看過這本書的前半段,並且大概是幾個月前閱讀的,所以如果您有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話,歡迎您去閱讀這本《探究式閱讀》吧!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等看完再決定要不要讓孩子在家自學(嗯?):《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在家教育新手經驗談》閱讀心得

《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在家教育新手經驗談》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在家自學過來人(父母)的心得,以及在書中附有一些作者為孩子在家自學的自學規劃表格、學習規劃表、申請文件叮囑等等內容,相信真正能為有意想試試看在家自學的父母們一些指引和幫助~!

在家教育_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_taaze.png

而我身為一個教育系學生,因為這學期選修了[實驗教育課程],所以自行去接觸看看這本書~

*延伸閱讀→[實驗教育]認識台灣現行實驗教育「6大教育體系」

看完《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在家教育新手經驗談》》之後我只想說──基於父母角度的考量,我還是不會想讓我孩子在家自學,但可能會想試著選一些俗稱"體制外"的實驗學校給我的孩子就讀看看

雖然我也覺得最後需要看我孩子的個性到底適合傳統教育還是實驗教育,但我在看完本書後,從父母方的角度想,確實還是會覺得要將小孩送去學校學習。

畢竟學校就是一個"幫您孩子的基本教育狀況包全餐"的情況(好啦~雖然有時候還是需要去找補習班、安親班),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將孩子送去學校接受學校老師們專業的指導,學習一整天,而且孩子去學校學習,其實還有其他考量與優勢功能

送孩子去學校學習,家長雖然說是相對省心省事了,但如果您對孩子的教育有更多不同的期望,當然可以有其他選擇~~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到底要用一種解法練習很多題目,還是一種題目練習很多種解法呢?《大腦解鎖》帶給我的教育啟示(心得筆記)

本文簡單來說又稱為《大腦解鎖》書中內容對一個小小教育系學生帶來的教育啟示──

大腦解鎖_taaze.png

如果大家好奇《大腦解鎖》這本書在講什麼,歡迎你收看以下youtuber(超級歪)的影片有興趣的讀者們也可以去原書喔~!

腦科學驚人發現!史丹佛學者的六招學習方法! 教育心理學| 數學學習法| 教育改革| 能力分班| 說書【腦科學/心理學】書來面對 EP19《大腦解鎖》

Q:到底要用一種解法練習很多題目,還是一種題目練習很多種解法呢?

《大腦解鎖》書中[#4學習金鑰]是「如果你能從多個層面來思考,神經路徑和學習成效皆能不斷增強。」以及[#2學習金鑰]是「每一次掙扎、犯錯都是大腦成長的最佳時期」

提到如果老師在課堂中給學生嘗試錯誤的機會,並有使用不同教學法、學習法嘗試去面對同一種數學題/題型的機會,都會使學生的大腦因為嘗試了各種新的不同種功能

而使學生變得更加有創造力、神經網絡更多元緊密,表現的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變的聰明,對於大腦的持續學習與發育有正向方面的影響。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故事為何會存在?」以及「故事對人類個體及社會的重要性以及意義是什麼?」《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閱讀心得筆記

*本文起源於本學期[發展心理學課程]期末專書閱讀心得報告*

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_新北市立圖書館電子書.png

*這本書說了什麼?

作者說,這是一本探究「故事為何會存在?」以及「故事對人類個體及社會的重要性以及意義是什麼?」的書。因為我本身是一位喜歡閱讀,卻很少看小說、戲劇和故事的人,所以這次我光看到本書標題《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就十分好奇,便滿心期待又愉快的翻開這本書。

作者在書中第一章提出,就算我們是成人,已經很少在生活中主動接觸「傳統意義上」的故事了,但其實任何有劇情、有情感的有頭有尾、言之有物的作品,比如說一首音樂、一部電影、睡覺時做的夢或白日夢、有安排劇本的綜藝節目或實境秀,甚至是電視轉播的運動比賽,通通都是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故事形式之一,這我倒是真的沒仔細想過。(作者將故事的定義定得很廣)因此作者說:「人類是生活在故事中的生物,因此故事幾乎觸及生活的所有層面。」(第43頁)

書裡第二章提到科學家對於人類族群當中故事的起源,有諸多合理的猜測,像是為了展現自身的智慧與創造性去獲得其他東西,同時也可能是認知遊戲、對社會和群體產生認同的黏著劑,低成本的資訊來源或是替代經驗(例如教導)。

但總而言之,作者說「故事根本不是為了任何目的而出現,至少沒有生理學上的目的。」(第59頁)

也就是也許從生理上,故事是「不為什麼而存在」,沒原因就是原因,它就是存在。我們的大腦並不是為了設計故事而誕生的,但奇怪的是,大腦皮層的皺褶卻使的它很容易受到故事影響!

第三章提到,雖然我們大多數人看小說和故事的動機是為了要快樂,但大部分知名的故事中都有充斥著死亡、威脅、困境和麻煩等等在現實中不會令人快樂的元素,那我們又為何會喜歡看故事呢?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因為一枝鉛筆,我們在世界各地蓋學校《一枝鉛筆的承諾》閱讀心得筆記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就被深深吸引,那是在我國中的時候,但我當時需要考升學考試,所以沒有時間看課外書。現在我終於有時間把它當作本月的教育系選書拿來跟大家分享。

其實開始閱讀《一枝鉛筆的承諾》這本書後我就在想,還好我是現在才閱讀這本書😅不然我國中時,可能會一頭熱的將我的人生志向變成在世界各地蓋學校😂而不是認真的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書中所說的那樣的生活~?

p.s.蓋學校和經營學校是蠻不一樣的事,而本書作者所做的事情是"蓋學校"。

當然相較而言是比"經營學校"還要容易達到的,但在初期也是十分辛苦,不得不說,作者本身並非教育領域的人士,卻十分關心"受教權益"至親自籌建學校的地步,不得不使我這個教育系學生都感到深深的佩服👍

一枝鉛筆的承諾_taaze.png

本書作者亞當‧博朗,在大學時曾經參加背包客團體旅行,去到很多開發中國家看到很多孩子在路上乞討,過著貧窮、沒有受教權利的生活。

因為不能直接給乞討的孩子們金錢(錢會被孩子們"乞討集團的上線"強制收走),但這不代表他不能帶給孩子們"錢以外"的東西。某次他仍是充滿憐愛之心的去問路上的孩子們:「世界上你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有一天一個男孩告訴他,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是「鉛筆」。這令作者心中深深觸動。

當下作者從自己背包裡掏出一支鉛筆給男孩,他馬上看到男孩拿著隨手抓到的紙張開始塗塗寫寫,使他意識到教育的起點與機會,其實很單純、很簡單,一枝鉛筆就能成為一個契機。雖然很多貧窮國家的孩子因為沒有教室、沒有課本而無法坐下來學習,但他們只要有鉛筆,就能開始有機會學習寫字

這使作者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有辦法有另外一種意義,不是功成名就、大富大貴的那種意義。而是只要做一點點付出與改變,就能讓這世界上很多貧困地區的兒童有學習機會的那種意義。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成為國王,他會怎麼做?/《麥提國王執政記》閱讀筆記

麥提國王執政記_taaze.jpg

如果真的有一個孩子是國王,他可以以孩子的角度和思想來嘗試治理國家,那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妳也忘記了自己曾經身為孩子時的模樣,那麼就從閱讀這本《麥提國王執政記》開始吧~!

"國王"和"孩子",這兩者本來就是很有衝突性的身分設定,而本書就是這樣設定的大前提下而發展出的故事,我們可以將其看做一本青少年小說,所以自然是以孩子為主角、孩子視角的奇幻冒險史詩。

歷史上/現實中不太有可能發生"讓孩子國王以孩子的方式治理國家"的情況,是因為現實中的孩子大多只能受制/聽令於其他大人,即使這位孩子是貴為國王也不例外,他可能會受制於攝政大臣們或是母親的娘家親戚(當然,小皇帝可能還可以倚靠宦官(?))。

但書中這些都沒有這些限制,國家還不自行滅亡或是被攻打到滅亡,簡直是地球的平行時空😂(?)可當我們一但接受了書中這樣的設定...那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

*書中大意:

本書的故事內容大致可分為四部分──

1.麥提繼位

主角麥提,從小母親早亡,後來作為國王的老父親也過世,身為獨子,年僅10歲的麥提被推上王位,童年生活也戛然而止。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作者在封底給出的重點資訊,可以幾乎概括這本書想講的各方面~
第一篇  大學發展差很大
第二篇  大學生差很大
第三篇  研究生差很大
第四篇  大學教授差很大
第五篇  校園政治差很大
第六篇  大學真的差很大
大學差很大_taaze_高安邦.jpg
 
**作者:跟40-50年前比,現在的大學真的差很大↓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是馬拉拉_taaze.jpg

今天我下定決心準備要將這本《我是馬拉拉》賣掉,原因是其實馬拉拉是我國中時期的偶像,我從2013年知道她在家鄉為教育而奮鬥的故事。

其實馬拉拉如果從出生年分來計算,大約長我2.5歲,而現在的我也想和她一起長大,也是時候和她一起長大了,我不可能守著她14歲時候的故事過前半生。

她的故事陪著我成長,給我邁向教育和獲取知識力量,現在我也將以自身的成長來作為回報,所以,我要跟她14歲時候的故事說.再.見.

不過我想我以後,大概也很少有機會再以其他人為偶像,因為我也成長了,更多的是願意花時間去解讀自己、看自己,而不是去看別人...

2020年我進入北市大教育學系就讀,不好說我是不是從國中時就有受到馬拉拉的影響(?)

希望未來我在教育學系可以找到我想要做的事和理念🤔

我真心覺得我很幸運,可以在國中時期知道這位與我年齡相仿又在為教育而奮鬥的女孩,我相信這對我當時的青少年自我認同有很大的幫助!

親愛的真主,我知道祢可以看見所有的事,但是還有好多事情,也許有時候,是被祢錯過了,特別是現在阿富汗還有轟炸行動的情況下。但我知道祢一定不願意看到我家這條路上的孩子們住在垃圾堆裡。真主啊,請給我力量和勇氣,讓我變得完美,因為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完美。馬拉拉敬上。」(第92頁)

我想用馬拉拉在書中的這段話為本文作結尾,也算是讓我記得我喜歡馬拉拉的初衷~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懂不可的7堂經濟思考課_taaze.jpg

由於我修了一門通識課叫做"世界財經分析"

臺北市立大學通識課[世界財經分析]上課方式+作業規則

所以最後買了這本書來看,想說增加一些經濟方面的基礎知識
 

*看完本書後,其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第7堂課的一段話↓

**救助窮人的行為正確嗎?(p. 158)

答:窮人一旦增加,犯罪率可能增加。因此政府救助窮人是正當的(並不是再浪費稅金),是為了建構社會安全網,一般認為有正當性。

 

*再來是第5堂課的"對資本主義來講,景氣循環無可避免"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jpg

*本文源自"職涯規劃"通識課_團體報告

《漫畫讀通柯維成功學》一書用漫畫形式一一帶讀者認識柯維成功學當中的8個小習慣,而"統合綜效"正式編號第6的"習慣"。

**什麼是"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是指「藉由統合個別事物,以達到更大的成果。」
對於不同的意見要結合兩者並想出更好的方法。
 
柯維說:「統合綜效是人類最了不起的能耐」
 
統合綜效會帶來比1+1=2更大的結果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山學校_taaze.jpg

「一個老師的工作很簡單:那就是去發現孩子興趣所在,然後去滿足那個興趣。這是百驗百靈的,壓制和不理會只會將那些興趣壓到下意識裡去。」(p. 122)

我主要看了《夏山學校》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書中主要講述了作者尼爾許多自己本身在夏山學校觀察學生後而寫下分析的兒童行為及兒童心理學。

我覺得講述夏山學校制度的篇幅內容僅能算是形式或外殼,而"尊重兒童的行為及想法,給予自由選擇和發展的權利,活得開心、健康的身心,實現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本書要傳達的內核與目的。

看這本書時,夏山學校的生活和制度其實是讓我覺得很有趣和感動的。夏山的課程活動包含個別談話、工作、演戲、舞蹈、音樂、運動、遊戲…等,而且孩子是思想行動自由的,被愛包容的。

目前我聽到一些同學跟我分享國小時候的童年經驗,他們大多是在"被大人不斷否定中"成長的,我知道後其實覺得很難過。

因為我小時候是個很喜歡學習新知和讀書的小孩,成績也比較優良,個性也比較乖巧並讓師長喜愛,這導致我接受的多是鼓勵和愛,而不是懲罰。

我知道因為成長經歷的不同,使我較難體會那種"不斷被否定"的心理狀態,但現在的我正在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人生,也更願意去理解他人不同的人生經歷。

上個月開始我家教一位要考高中的男孩子,我發現成績屬於後段的曾經,對他的自我信心有深刻的影響,是那種眼神舉止間都讓人感覺的到的自卑和失望,甚至是缺乏成功經歷,認為「勤奮不會有結果」。

(這讓我感覺與「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不謀而合)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哲學》閱讀心得筆記──民國致力於教育的大家余家菊(景陶)110歲冥誕紀念_封面.jpg

**第三章〈知止〉

5.初期知止教育信仰的對象:政府、聖賢、教師。

→書中有一段話(我覺得算是)完美解釋了「為什麼學生在學習時應該聽老師的?」,我覺得甚至比國文課本上唐朝韓愈寫的〈師說〉還要有說服力😅他說服了我,身為學生應該要有虛心求教的態度🤔

*書中原文是:「教師者,先覺者也;學生者,求覺也。教師已先覺覺後覺,學生以未覺求能覺。故教師之告語,學生當篤信而力行之。夫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徒出於師而更勝於師。…。

教育之直接目標為自己教育自己,而無待乎他人之教育。但在未達之前,則他人之啟迪誘掖終為必不可少之事。接受啟迪誘掖之先決條件又為對於教師之信任。…」

*至於學生為什麼不應該隨便辱罵聖賢?

是因為學生還沒有資格。「個人之超越聖賢也,終必在了解聖賢教訓以後。故在受教育時代,仍當尊重聖賢。

而且先生又寫,我們在未來之所以能擁有比這些古代聖賢還要偉大的研究與思想,大多是因為承襲的先人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非靠短短數十載的一己之力所達到。所以,身為學生晚輩,我們更應該懂得惜福、知足和尊重,不要輕言批評、謾罵。

同時,先生也對“後人”在教育的貢獻充滿期待──「教師而有錯誤,則時代智慧之錯誤,非時代所能負其責。時代智慧誠不能絕無錯誤,惟其彌縫糾正有賴後人。今日之時代不能具有錯誤而放棄其今日之教育事業也。」

文章標籤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