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史]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上)──魏晉時期

教育史_五南_taaze.jpg

*時代背景
魏晉南北朝之政治,秦漢為漢族極盛時代,魏晉南北朝為漢族初次衰落時代。此時期的在民族政治與教育學術兩方面均為衰落時代。就學校教育論,制度雖是兩漢之舊,大都有名無實。博士粗疏,本無以教弟子,弟子亦為避役而來,非以求學為目的。上下相蒙,無復教育意味。就選舉論,重家世門第,而忽略真實人格與才能。
 
中國自東漢末起,至隋文帝開皇九年統一天下止,有將近三百七十年的時間是處於動亂與分裂的狀態,其間政權的更迭頻仍。由於政治的不穩定,連帶會影響到經濟與學校教育的發展。
 
1.就經濟狀況言,由於長期戰亂的破壞,北方農業受到嚴重打擊,開始衰落。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人士的大量南遷及江南人士的共同開墾,農業重心於是逐漸往南移。又由於這段期間,許多世家大族擁大莊園,於是形成特殊的自給自足莊園經濟。
 
2.就社會結構而言,這段時期,社會分成許多等級,
第一是士人,其中又分為士族與寒門,士族中右分為高門、甲姓、乙姓等層級。
第二是平民,及百工技巧。
第三是部曲與兵家(近於奴隸)。
第四是僮奴。
 
其中世家大族又是歷史的重心,在這段期間無論政治與經濟及教育上都有相當的影響力。世族的出現,不是由國家制定,而是在某些特殊環境中自然形成的。東晉以降,世家大族勢力與寒門將帥勢力,相互激盪消長。世族靠一定的門第與仕途,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寒門將帥則有軍勳起家或由寒門入仕。雖兩者同屬士人階層,但界限森嚴,且世族常壓制歧視寒門,致使雙方在政治上屬於對立地位,尤以南朝最盛。
 
3.就民族交往言,魏晉南北朝期間,中原和族與鄰近的少數民族間的往來接觸日漸增多,而衝突也多。匈奴劉淵起兵到北魏統一北方,可位民族融合的第一階段。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施行漢化政策,則是第二階段的開始。
 
4.就文化發展上,由於前述大環境的衝擊,文化也出現多采多姿不同的面貌。首先就學術思想來說,東漢末經學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學。興起原因複雜,他與清議轉化為清談有關,亦與當時政治紊亂、刑法峻苛、士大夫動輒觸禁有關。史學上,此時期除了官方修史外,私家修史風氣非常盛。
 
5.就科學成就言,這段時期在數學、天文;農學及醫學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就宗教發展言,佛道二教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日增。
 
*九品中正制
東漢末,由於政治的紛擾不安,漢室無心亦無力維持原有的教育制度,而原有選舉制度也不易運作,因此在人才晉用的管道上,勢必要改弦更張,採取的新法,即是九品中正制,亦即九品官人法。
 
曹魏文帝時採納陳群的建議,在各州郡選擇「賢有識見」的官員任「中正」,在每州設大中正,郡縣設小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為標準查訪評定州郡人士,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定為九等第(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魏、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將察舉之權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對人才的提昇有拔擢作用。但是西晉以後,負責中正的官員都由世家士族出任,他們考核人材所憑準則變成僅限於門第出身,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到了隋代此制便被廢除,由科舉取代。

 

→緣由: 
東漢末年政局動盪,四方錯亂,無法詳考戶籍,以致察舉制度難以實行。曹丕以為朝廷選用不盡之才,遂請立九品官人法。
東漢末年世族勢力形成,曹魏欲代漢而起,必須與世族合作,為了保障其利益,故實行九品官人法。

→方式:
1.州置大中正,郡置小中正,中正人選由中央高官擔任,大中正評鄉評後送中央司徒處決定鄉品,再由吏部尚書受給實官。品第越高,官職越大。
2.中正官根據士人的「狀」與「品」來評定其品級。狀,指行狀,中正官對士子的言行德才做出評語。品,指士子弟出身門第。
3.魏制是三年清查一次。

→利弊:
1.中正官掌握大權,愛憎由己。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2.豪門世族把持中正官職,偏袒門第。以致不再以品德才學為選官的標準,而以門閥家世為品評人物的依據。

→察舉制:州郡察舉權在地方官,只是士人晉身的初階,與未來官職的升降遷轉無關,毀譽於眾人之論。

→九品官人法:大中正由中央官兼任,官位的升降,不在服務的績效,而操於中正的品狀,寄雌黃於一人之口。 

*學校教育
→三國時期
至漢獻帝建安八年(西元203年),曹操把持政柄,方開始漸次發展教育。曹丕篡漢,立太學於洛陽,置博士,定五經課試法,太學儘管開設,學生不少但內容空疏,有名無實,所謂太學成了裝飾品。

東吳只有學官而無學校;西蜀則國小民貧,年年用兵,更談不上學校的設置。到了東漢末年,國家動亂,政局不穩,因而逐漸廢弛。魏文帝時太學儘管開設,學生不少但內容空疏,有名無實,西蜀則國小民貧,年年用兵,更談不上學校的設置,吳蜀兩國顯示魏代教育的衰弱。 

→晉朝
晉武帝統一全國以後,承曹魏太學的舊制,稍加擴充。因為曹魏的太學生多非就學,而是避役,所以有這一次的修改。晉代的國子學,到了武帝正式成立,定置國子祭酒及國子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當時太學生的人數仍然不少,而出身的品類不齊,因而十年後,又再定必須官品在五品以上的子弟,方得入學。後中原板蕩、兩帝被擄,於是太學也就無形停閉了。 

東晉建國江左,中州士大夫不堪胡馬的蹂躪,紛紛南徙避難,這一批知識份子懷著中原舊有的文物禮器以俱來,於是江左也修建太學;但因此時的朝廷政權旁落,內亂時起,學校受到了影響,因而時興時廢,毫無成效可言。 

至於地方教育,那更無可觀了。曹魏和西晉立國短促,州郡學校大多在平靖時則開設,在變亂時則停閉。東晉的年代較長,朝中雖屢經政變,而大權則在地方,所以地方教育,往往由封疆大吏自行提倡,全國頗不一致,也沒有統一的或長久的計劃。總而言之,自曹丕篡漢,到東晉滅亡,將近二百年(西元220-419年),在這時期當中,學校教育雖不能說是完全停止,也可以說是在若有若無和時興時廢的狀況之下度過去了。
 
*國子學的設立分兩種:
(1)為貴族子弟而設,
(2)為平民而設。當時太學生的人數不少,而出身的品類不齊之後又定官品要五品以上才能入學,經過八王、五胡之亂學校日漸荒廢。
 
晉朝諸縣率千餘戶設一小學,之後北魏遷都洛陽後在孝武帝太和二十年於四門設小學,官辦小學教育對象多為貴胄子弟,數量也不多。
 
地方教育,往往由封疆大吏自行提倡,沒有統一的或長久的計劃,學校教育以說是在若有若無和時興時廢的狀況之下度過去了。
 
中央官學:國子學在此時出現,地位逐漸凌駕於太學之上。
地方官學:此時地方官學多由地方各別推動教育事業。
 
在晉代以後,更多非儒學的學校出現,逐漸打破了官學獨尊儒術的局面。
儒學的學校制度演進:
1.『廟學制』:在廟右側或後面設學校,並在廟內舉行學禮。
2.廟學制的重點在於尊師重道,希望藉由禮儀的執行,讓學生對於聖賢有所崇敬。
 
→魏晉南北朝時間察舉制度的變革-
1.加入考試:不過考試時興時廢,後演變成隋唐的科舉考試。
2.對象由不同背景轉為寒士
3.名額分配標準改變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囉,我們下次見~掰掰~~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若是本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分享給其他好友,或是點閱其他本站更多文章↓↓
 
(也歡迎您動動手指點選我部落格內的廣告,幫助我每日增加NT$3-5元的廣告分潤收入喔^_^謝謝每一位讀者~(鞠躬))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10211 的頭像
    410211

    小葉白筆不是筆

    41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