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諮商理論與技術]《看見孩子的亮點》第一篇〈鼓勵的理論基礎〉部分閱讀心得筆記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所以其實整本書都在講「鼓勵」。如何鼓勵孩子?為什麼要鼓勵孩子等等~
作者在書中寫到:「鼓勵是教育過程中最必要且基礎的條件。......。如何才能使更多幼兒/兒童工作者在照顧、教育及輔導時展現正向管教的技巧與態度,勢必需要一套系統化的訓練,本書即是基於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p.55)這就是《看見孩子的亮點》本書誕生的願望宏大又暖心故事😊

書中第一篇〈鼓勵的理論基礎〉分別講述阿德勒心理學與兒童心理健康,以及「鼓勵如何造就勇氣」和「氣餒如何使人喪失勇氣」。
會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有很多內心複雜的原因及私心。讀這本書時我是很感動的,因為這本書說服我,鼓勵在與孩子相處、與任何一個他人相處時是多麼重要,以及為什麼要不怕麻煩的執行鼓勵,與散播鼓勵的感覺及愛。
例如書中在第2章"鼓勵的原則"寫到我們要試著"接納孩子"──「接納孩子意指要接納孩子的價值和現狀,讓孩子知道即使他不近完美,仍值得被愛。」(p.63)還有讓孩子知道,「協助你並不會增加我的麻煩,也不會造成困擾」。(p.64)這本書傳達的言論與信念,是多麼、多麼的溫柔😊~!
這本書也鼓勵著我們對孩子有著"樂觀、積極的態度":「鼓勵者著眼於孩子已有的部分,而非應有而未有的部分,更不會強調孩子的錯誤或失敗。即使在挫敗或不愉快的經驗中,鼓勵者也能以正面觀點找出孩子值得肯定之處,協助他們發覺挫敗經驗中的積極意義,建立信心。」(p.66)這便是鼓勵的意義。
鼓勵在童年對於孩子身心靈成長的意義,就是與師長們一同從經驗中學習,養成健康又親密的親子關係,並建立自身信心機制,造就一種終生受用的、使內心舒適的擁抱自己、擁抱勇氣的能力。
還記得以前我在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中看過一句律師王赦說出的台詞是「我們是在不斷的被否定當中成長的,甚至有時候就會相信那些在腦袋裡面說他們沒出息,沒有用的那些人,那些聲音是真的。」